您的位置:主页 > 产后修复 > 产后核心功能康复 >

何谓盆底功能障碍?盆底康复治疗禁忌有哪些

编辑:lq2018-08-31 11:04阅读:

  生完小孩后,很多人会发现,在用力提重物,甚至打喷嚏、大笑时,经常会出现漏尿的情形,相当尴尬不便。有调查显示,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总患病率高达18.9%,50~59岁患病率最高为28.0%。而该疾病的发生,与盆底功能障碍紧密相关。


  何谓盆底功能障碍?

  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,其盆底神经组织及肛提肌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,从而造成女性产后尿失禁、慢性盆底痛、阴道松弛、盆底肌肉紧张,盆腔器官脱垂等现象,统称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(FPFD),又称盆底缺陷,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(SUI)和盆腔器官脱垂(POP)等。

  有研究显示,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力异常者占8成以上,妊娠后期、产后6周和6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6.7%、9.5%和6.8%,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。因此,产后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阶段。

  盆底肌肉功能损害的表现有哪些?

  腰背酸痛,小腹坠胀感,尿频,便秘是产后妇女最常见的症状。其实,这些就是盆底肌肉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。如果不进行盆底肌肉康复锻炼,日后就有可能出现尿失禁,子宫、膀胱、直肠脱垂等病症,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
  盆底康复治疗禁忌
 
  (1)产后恶露未净或月经期:禁止使用阴道内的器械进行相关康复治疗。
 
  (2)产妇有精神及心理障碍;痴呆、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。
 
  (3)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。
 
  (4)泌尿生殖道活动性感染。
 
  (5)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。
 
  (6)伤口感染或有手术瘢痕裂开风险产妇。
 
  (7)合并其他病史产妇在选择康复前请相关专科会诊,并在审慎评估后再开始进行
 
  

 

其他人还浏览了...